✕連計程車司機都渴求商機 〇陸客來台不能只論「商機」
陸客觀光有勞總統「特案批准」的日子還要忍多久?
2008年02月14日/聯合報/社論載著包括六百多名大陸觀光客的郵輪旅遊團,為台灣一南一北的觀光業者帶來短暫的熱鬧生意。但與其說是業績增長令人高興,不如說業者迎嬌客的盛大排場和迫切心情更值得關注。台灣觀光業者「等待燕子捎來春天的消息」已有數年之久,開放陸客來台觀光政策始終是雷聲大雨點小。如今只一船客人,竟招來陳水扁總統自誇「特案批准」的功勞!大家不免要問:這種迎接生意上門還有勞總統「特案批准」的情況,究竟還要忍多久?
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的規模和常態化,如今已是馬英九陣營和謝長廷陣營競相承諾的重要政見。從阿扁也參上一腳對此次個案「邀功」的情形來看,大規模開放應是遲早之事。但以國內業者期待之深,現在反而低調並忐忑不安,實在是因為等太久,又失望太多次了。
民進黨政府畫出「觀光客倍增」的大餅,乃閣揆仍是游錫堃時代的「挑戰二○○八年——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的產品。當時輿論即指出,若要使這項目標不流於空言,唯有在台灣利用地理位置優勢,發展成為區域轉運中心,並儘速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才有可能實現。但兩岸關係始終未見和緩,阿扁多次發言反覆,造成兩岸關係進一步退兩步,也使得很多本來可授權「白手套」進行的兩岸協商停滯不前;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遂成為政府官員「坐而言卻無法起而行」的一張空頭支票。
二○○五年中共國家旅遊局公布開放大陸居民赴台旅遊三原則,與我方「總量管制」、團進團出等原則相當配合,眼見即將水到渠成;卻又在主管的陸委會和交通部堅持協商「政府對政府」的條件下陷入僵局。去年春節過後,為台商在台北舉辦的春節聯誼茶會中,陳水扁親口向台商宣布,陸客來台觀光即將開放。於是,本地業者再次摩拳擦掌準備迎接五月初的大陸「黃金週」假期,誰知協商又一次觸礁。如此三番兩次,台灣股市的觀光類股隨政策消息反反覆覆而起起伏伏;觀光業者聽信政府放出的政策訊息而增加投資,之後卻又希望落空,甚至因資源閒置、資本無回而慘遭套牢,更已不知多少回。大陸客來台觀光政策,何時才能脫離畫餅充飢的局面?
台灣既是福爾摩沙美麗島,又是人文薈萃之地,原本極具發展觀光事業的潛力,在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各國觀光競爭力指數中,亦排名不差。台灣之美,曾令美國芝加哥太陽時報專欄作家為文讚嘆:「的確值得花十四小時從芝加哥坐飛機來」,且大力推崇台灣民眾的有禮友善。但另一方面,若論實際的旅遊收入,台灣在亞洲國家只排名第九,較很多鄰近的東南亞國家都不如。政府推展觀光卻未能做好發揚特色和包裝行銷的基本功課,固然是原因之一;但真正關鍵仍在鎖國政策,隔著一道台灣海峽卻無法直飛到對岸,使得台灣無法成為連接兩岸旅遊點的中途站,白白浪費了台灣的區域位置優勢,於推展兩岸雙向旅遊及國際觀光都增添了障礙。
朝野如今俱已認知開拓觀光產業、尤其吸引大陸客來台旅遊,可能帶來的商機。但執政黨如果繼續玩這種一方面向國內業者開出支票、一方面堅持提高談判門檻以致兩岸協商破局的遊戲,則國內相關業者苦撐待變的能力和耐心恐怕終將耗盡。民進黨執政初期即畫出「挑戰二○○八年——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的大餅,可見對於二○○八年的執政成績有所信心。如今已邁入二○○八年,當年的執政承諾究竟實踐了多少?看高雄和基隆業者如此隆重迎接一船六百多大陸貴賓,連計程車司機都大舉出動熬夜排班,渴求商機的心情令人感嘆。阿扁所應「特案批准」者,與其限於一郵輪的觀光客,何不及早擴及更寬廣的兩岸經貿政策?
陸客來台不能只論「商機」
2011年08月19日/聯合報/社論最近陸客來台出現衰退現象,不僅原來爆滿的旅行團第二季起大幅退燒,新開放的「自由行」人數亦遠低於預期。其中癥結究竟為何,政府和旅行業者至今都還說不出所以然,這恐怕才是更嚴重的問題。
今春陸客旅遊團來台人數驟降,當時旅行業研判,認為是團體旅遊限制太多,加上業者低價搶客導致旅遊品質不佳,因此預期許多陸客將大量轉向自由行。然而,驗證六月底自由行開放一個月來台人數才五百多人,僅略高於一天的開放量,足見「自由行取代團遊」的說法尚難立足。
觀光局官員則認為,這主要是受塑化劑風波及阿里山火車翻覆事件的衝擊,包括故宮等景點過度擁擠也敗壞參觀遊興。的確,交通安全、旅遊品質乃至台灣整體誠信形象,都是影響遊興的深層因素;但台灣開放陸客觀光不過三年,如果歷經短暫的曇花一現即進入了疲怠期,則不啻顯示我們的觀光軟硬體架構不堪一擊。若這些因素仍不足以解釋全部的現象,那麼陸客來台的減退,還有什麼可能的原因?
從本質而言,陸客來台從來不是一種純純粹粹的觀光活動。對陸客而言,台灣的賣點主要是建立在兩岸五十年分隔的對應關係上,由此衍生出親友的離散再重聚、民主與威權體制的對比、經濟體質與社會價值的差異等,彼此在「分而不裂」的關係中互相好奇、參照、學習與競爭。在開放觀光兩年後,陸客即取代日本成為台灣最重要的客源,原因在此。許多陸客來台,是想要親眼見證兩岸分治半世紀的各種象徵、傳說與差異,乃至體驗華人社會的另一種發展模式。因此,若把陸客來台定位為「觀光商機」,勢必因著眼於近利而產生偏差。
兩岸交流更複雜的面向是政治。這又可以分成兩方面來看:在台灣內部,因為在野黨的反對,開放陸客並不是全台同感欣然的共識;也因此,政策上要對陸客活動嚴格設限,防範脫隊、禁止自由行動、對旅行社課以重責。這不僅是對陸客的歧視,也讓台灣對觀光出現目的與手段背離的管理:既想要陸客的商機,又不給其合理的旅遊待遇。遺憾的是,政府對此矛盾毫無自覺,更遑論有何改進的機制。
此外,在兩岸政治關係上,也潛藏著陸客來台觀光的一個隱性變數。現行的兩岸政策某種程度是倚賴北京對馬政府的「善意」配合,但這也增加了行政操縱的模糊地帶。例如,據傳首批自由行旅客中有兩百人是北京所動員,不免使盛事失真;再如近期大選逼近,我方主動要求對岸政商減少來訪,以免因故波及執政黨選情,操作也顯得極不自然。相對的,不少陸客希望此時來台見識選戰交鋒,卻可能因政治考量而無法獲准。正因為外界無法窺知其間的操作,也使得對症下藥越發困難。
陸客來台有助兩岸的多面向交流和理解,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在實務面,不論政府或業者卻都只把此事當成「商機」操作:政府誇示的是龐大觀光人潮的擴散效益,業者心動的是陸客強大的購買力。也因此,雙方重視的就是出團人數、購買金額,如何讓對方掏出荷包。至於如何提供相稱的服務,如何表現台灣的氣質,如何留下美好的印象,都難以顧及。
塑化劑風暴重創台灣的品質形象,阿里山和蘇花高的交通事故也會讓觀光客卻步,但這些都比不上來台陸客覺得「台灣人不再誠實」來得嚴重。因為他們帶回去的失望評價,將使更多人觀望不前。聽國內旅行業對同業、飯店、賣場的短視作風發出「自作孽」的感嘆,一個殺雞取卵的市場,如何會近悅遠來?又如何能經營長久?
陸客人數減少,若能換得更多自由行動、更多旅遊安全及樂趣,未嘗不是件好事。台灣人遊大陸,也經歷過「呆胞」的階段,誰希望不愉快的經驗在陸客身上重演?重要的是,陸客來台的興致,不能毀在第一線商人的唯利是圖,或者兩岸政府言不及行的操作上,這樣,觀光交流才有增進理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