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仿冒是一時亦是千秋急務

1982年11月04日/經濟日報/社論

雖然近年以來經濟發展,企業經營的水準和從事企業經營人士的水準都不斷提高,但是如何提昇商業道德,重建經濟倫理,仍然是十分迫切的問題。種種在商業上的不道德行為可以說是不一而足,其中對於國家形象破壞最嚴重的當數仿冒商標、包裝或專利權。經濟部次長王昭明在本月一日商人節慶祝大會上,就曾公開表示,希望商人能提高商業道德,重視社會責任,無論從事國內的商業活動,或是經營國際貿易,一定要講求誠信、守法,切不可仿冒他人商品的商標、包裝或專利權。

目前我國仿冒情形之嚴重,可以說是有目共睹,讀者文摘去年曾著文將我們列為世上仿冒品的最主要來源國。我們有時藉口經濟正陷於低潮,不應嚴加取締,以打擊更趨艱苦的產業;有時同情在失業情形惡化之際,難得提供的就業機會;有時可惜出口萎縮之時,尚能維持市場的難得機會;有時安慰自己說,仿冒是工業剛開始起步時的必經過程,同時也提供消費者廉價的商品。

但是我們無論有什麼說詞作為藉口,仿冒他人商品的商標、包裝或專利權問題的後果是影響深遠而嚴重的。

第一,仿冒的情形一普遍,使人競相仿冒抄襲,經營者不是不努力,只是努力的方向在於隨時注意新產品、新包裝、新專利上市好來偽造模仿;而不是用以探尋消費者的需要,研究、改進、創造新產品。長此以往,人們的創造力、想像力必然受到阻礙而不得發展,使原本具有豐富創造力的民族,逐漸喪失了創造求生的本錢。

第二,由於自己開發創造,需要長期的努力與大量的投資,而仿冒偽造的利益幾乎是立即可得,於是使人們只看見輕易的獲利致富,使整個社會只看到所謂成功的結果,沒看到成功的過程。等於鼓勵投機,無視他人努力奮鬥的艱辛。最後使整個社會都變成眼光淺短,只追求短暫的一時的利益,而不顧長久的利益。

第三,由於仿冒偽造的結果,使本國的消費者對於本國的產品不信任,因為怕自己買到仿冒偽造品上當,只好減少對於本國商品的購買,使本國商品的市場縮小,價格亦因而更低。反過來助長外國商品的市場擴大,不但外匯支出增加,更迫使本國商品的市場無法立足。崇洋媚外的心理更形牢固,民族的自信心因而喪失。

第四,由於仿冒偽造的情況日益嚴重,傷害了國外原本信譽卓著的廠商的利益,召致抗議

與不滿;同時迫使其運用壓力,影響其政府之決策,造成對於我國商品的抵制與貿易障礙。結果使以出口導向的我國,外貿的推展更形困難,國外市場更難把握。

第五,由於政府三令五申要嚴格取締仿冒偽造情事,但是仿冒偽造情事仍然層出不窮,使政府的信用打了折扣。法律之效用不在立法本身,而在於其能經由行政與司法體系的運用以順應社會變遷的需要,維持變遷社會的紀律。仿冒偽造之事的猖狂,使人們對於一切的法律均抱一種觀望懷疑的心理,使法律徒成具文。法律雖多如牛毛,但好人覺得無法可守,惡人覺得有漏洞可鑽。

索忍尼辛在台北中山堂演講時曾語重心長的說:「而在中國,由於海峽遼闊,台灣就成了中華民國所留下的一塊復興基地;就在這裡三十三年來不斷地向全世界顯示著,如果中國大陸不淪入共黨之手,整個中國都會達到像台灣一樣的水平」,台灣的努力與進步,是在台灣和海外的中國人能挺胸抬頭的支柱,是大陸中國人希望的憑藉。試想一個充滿仿冒偽造商品的台灣,如何證明中國人有建設高水準國家的能力;充斥台灣出口的仿冒品的海外,如何讓海外的中國人感到驕傲與光榮;一個不顧道德,崇洋媚外,投機取巧,只顧一時利益的商業社會,如何能無負大陸十億中國人的殷切希望。所以無論為了當前的國際市場,或為了國家工業化千秋之計,杜絕仿冒,都是急務,絕不能猶豫拖延了。

我們希望政府在取締仿冒偽造商品這件事上能劍及履及,嚴厲執行,消費者亦與政府充分合作,使一些不求長進的廠商受到朝野整個社會的壓力,及時的防範與糾正這一工業化的畸形現象。

山寨橫行幾時休

2009年03月06日/經濟日報/社論

山寨風愈颳愈猛,不僅從美國第一夫人的晚禮服到電視台的春節晚會都有山寨版,台灣資訊電子業忽然逆勢上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也拜山寨風之賜。鴻海集團正式搶入山寨市場,為山寨Netbook代工生產,處理器大廠威盛也企圖透過山寨Netbook另組一個策略聯盟,突破英特爾的封鎖,對抗其低價Atom系統。山寨市場似乎成了台灣3C產業可以快意優游的一個新天地。

但所謂山寨到底是什麼東西,常讓人摸不著頭腦。事實上在這個霸氣的諢號風行之前,類似的產品常被稱做白牌商品乃至仿冒商品。兩者雖諢稱山寨,本質卻大有不同。白牌也者,只是由不具知名度的小廠生產出來的低價產品,由於不需負擔龐大的品牌、行銷費用,因而可以低價搶市。

仿冒品則根本不是有無品牌的問題,而是從外型、功能到內部設計,直截了當抄襲高價名牌商品,不僅免了研發或技術授權的成本,還以魚目混珠的名稱搭名牌的便車大發利市。兩者雖同有低價的優勢,但一正一邪,斷不可同日而語。

其實每個國家都是從山寨市場一步步走過來的。台灣在幾十年前,若不是大量廉價的山寨本教科書讓無數學生可以負擔得起學習先進知識的機會,國內科技水準與知識水準不會這麼快提升起來,也不可能培養出許多今天在國內外擔當重任的精英。

還有一個更戲劇性的實例,當初如果不是忽然被蔣經國先生一紙禁令逼得走投無路的電玩廠,改行生產山寨蘋果電腦,無心插柳柳成蔭,也不會那麼快開啟台灣資訊王國的新紀元。

隨著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愈加嚴密,翻版教科書早已絕跡,仿冒品也罕有,這雖然保護了台灣研發創新人員的生機,鼓勵學者將外國教科書本土化,但令人咋舌的書價、無比高峻的進入門檻,也成了我們這個在科技與學術方面尚非先進的國家培育英才、進入市場莫大的阻力。

中國大陸的人均所得還遠為落後,尤其所得分配嚴重不均,大多數人民購買力更是低落,因此以低價攫取知識、享用新穎商品,就成為最重要的考量。於是,圖書的版權在大陸幾乎沒有價值,仿冒品、白牌貨充斥市場,也就毫不足怪。

這固然有助於提高生活享受,讓學習的成本大為降低,更為小本創業者打開一條終南捷徑,但也同時付出高昂的代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創作、研發的動力被扼殺,因而永遠都要從國外引進活水。同時,許多山寨商品透過仿冒加上逃稅,避免了太多合理、合法的成本,因而取得競爭優勢,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如果縱容、鼓勵此風飆漲,到最後正當經營者將無路可走,稅收也會被侵蝕殆盡。

因此,山寨商品若屬此類,自當以鐵腕全力剷除。但除此之外那些靠著本身機敏靈活、迎合市場需求,又不需負擔高額品牌行銷費用的小廠產品,如果在山寨風盛行之下,不但可以攻城掠地,還能大量銷售,反應給予更多的肯定與鼓勵。他們的存在不僅可以激化市場的競爭、增加消費者的選擇,更能大幅降低市場價格。尤為重要的是,他們若能在先進國家強勢品牌之外,打出一片天,以不同的規格、殊異的技術跳出歐美先進廠家的封鎖與箝制,借著中國大陸無比巨大的市場,不無可能自成一個體系,反過來與歐美廠家分庭抗禮。

但以這些小廠的實力與規模,在研發能力與可用技術上遠遠瞠乎其後,很難有機會一搏。此時,台灣已經營多年的代工廠家即可挺身而出,借力使力,結成一個利益共同體,跳脫數十年來歐美國家的桎梏。山寨如果這樣發展,兩岸將獲利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