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外資對台灣的經濟前景充滿信心 ✕資金行情夾雜著來路不明的中資
朝野政治人物應對台灣投下信任票
2001年11月18日/自由時報/社論台灣股市加權指數今年在挫跌至三千四百點後,最近二個月來,在各方心態並不樂觀,基本面也未轉好的情況下,從低檔回升,到了上週五已漲到四千四百點之上,波段漲幅高達三成。股市的強勁上漲,與在野黨正在選戰中嚴厲批判執政黨「上台一年半、人民財富少一半」,適成強烈的對比。
股市最近出乎大多數人意料之外大漲,或許是跌深反彈之故,亦即台灣股市本來就不應該跌到三千多點,超跌之後,必然會有強勁的反彈,這是技術面的自然反應。吾人並無意在此討論股價的高低,股市的漲跌事實上也未必能夠反映執政黨施政績效的良窳,而是想探討外資今年以來在台灣股市持續性大幅買超的意義。今年以來,台灣景氣下滑,尤其從第二季之後,經濟情勢更趨惡化,年初財經官員猶對經濟成長率的「保五」、「保四」深具信心,不料美國景氣衰退,高科技產業供過於求,再加上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發生,使得高度依賴出口的台灣,受到強烈的衝擊。而在九一一之後,台灣屋漏偏逢連夜雨,更遭到納莉風災的重創,導致進出口嚴重衰退,失業率揚升到五%以上,經濟成長率更在第三季達到負四點二一%。在這種情況下,不但國內法人偏空,在野黨更是藉此大力批判執政黨,一面倒的唱衰台灣,導致台灣股市掉到三千四百點的低檔。但是,令人驚訝的,外資卻不改看好台灣的觀點,依然對台灣的經濟前景充滿信心,在本土法人、散戶都陷入悲觀氛圍之下,據證期會統計,累計到十一月九日止,外資共匯入三百九十九億美元,而在股市的買超今年已達二千六百多億台幣。因此,外資可說是今年支撐台股的最大買盤,而相較於國內投信的低持股,外資不畏利空,頻頻買超,更是此波台股反彈的最大贏家。
我們提出上述的數據,並不是在表彰外資在台灣股市的買進行為,事實上,外資是以牟利為主,它的投資行為只跟商業利益有關,並不代表任何的認同意義。而是要指出,由具有商業考量的外資大量投入台股,代表著儘管台灣的經濟現狀確實壞到了極點,但是外國法人卻不看壞台灣的未來,反而認為台灣景氣復甦可期,現在正是低檔買進台股的大好機會。這樣的觀點也反映在外國學術機構對台灣的評估之中,瑞士世界經濟論壇日前即將我國的成長競爭力,由去年的第十一名提升到今年的第七名,而且,未來五年,台灣的科技創新能力與產業競爭力仍被看好。外國人對台灣未來抱持樂觀態度,而不少國內政客、媒體卻唱衰台灣,一味鼓勵台商與台資前往中國投資,兩相對照,不免令人感慨萬分。尤其在選舉期間,台灣經濟衰退的現狀,更是成為部分政客大作文章的材料。在野黨批判民進黨執政之後台灣經濟衰退,此舉本是無可厚非,但是也不能為了否定民進黨的執政能力,而把台灣形容得一無是處,好像是台灣的未來已不存在任何希望,使民眾對自己的國家失去信心。如此一來,縱然政黨可以得到短暫的選舉利益,但已傷害到國家的整體利益。尤其,更不能用否定台灣現狀的手段,變相推銷對岸的中國,企圖誤導民眾,藉機灌輸特定的政治主張。
因此,我們認為朝野在口水戰之餘,更應提出具體的財經政策藍圖,來進行公共政策的辯論,讓選民做一理性的抉擇。只有朝野進行公共政策的辯論,才能跳脫族群、省籍、意識形態的框框,讓選舉回到君子之爭的常軌。在這方面,我們必須肯定李前總統日前提出被稱之為「李登輝經濟學」的解決台灣經濟問題方案。李前總統首先走出口水戰的泥淖,具體提出台灣「救經濟」方案,指出要解決台灣經濟問題,必須想辦法把資金留在台灣,同時設立大陸加工出口區、與美日等國簽訂自由貿易區協定、修改勞工退休金制度及發行五千億公債等方法。李氏經濟學的主旨,以擴大內需,以及利用中國廉價原料在台灣進行加工,發行公債吸納民間過剩資金投入公共建設,並且修改勞工退休制,一方面增加消費,刺激景氣,一方面則可強化傳統產業的競爭力,得以根留在台灣。反觀其他政黨,卻只會相互批判叫罵,執政黨怪罪國會未過半,才造成施政推動不順,在野黨則諷刺台灣景氣江河日下,更發動失業遊行,企圖給執政黨難堪,朝野一切所為純為作秀,並沒有提出具體的財經方案,無異於只在破壞卻沒有建設。
台灣地狹人稠,又缺乏天然資源,但是先民卻渡海而來,毫不畏懼一切的橫逆挑戰,而最近幾十年,台灣人民的打拚奮鬥,更創造出經濟與政治上的台灣奇蹟,顯見台灣人民是一個優秀的民族,絕不會被眼前的困難所打倒。而面對當前台灣的困局,我們最需要的,一是信心,一是實際的作為,而非相互攻訐,唱衰自己,作秀討好選民。從外資大舉投入台灣股市,以及李登輝在退休之後,仍為台灣的前途深思不懈,這種或是看好台灣,或是凸顯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愛,應該可以給陷入權力狂熱中的朝野政治人物一個很好的啟示。
蔣經國、俞國華苦心孤詣 馬英九置若罔聞
2009年05月06日/自由時報/社論最近,在資金行情的激勵下,股市表現頗有好轉,但所謂的資金行情,夾雜著來路不明的中資,卻是暗藏危險的糖衣毒藥,國人千萬不能貪圖糖衣的甜味,而糊裡糊塗吞下了劇毒。短短幾天的時間,中資隱匿在外資當中,就把台灣股市炒翻了天,依此不難想像,將來再開放中資來台投資、購買房地產,台灣市場的投機氣氛勢必更加嚴重,而這不僅會讓中國得以操弄台灣,還會讓無辜的投資人受騙上當、損失慘重。
美林證券指出:台灣政府開放的投資項目,多屬於中資較無興趣者,未來實際投資台灣的金額,最多不過幾十億美元。美林證券並強調:中資之所以來台投資,主要是基於政治考量,並非出自商業利益。正當馬政府一頭熱鬆綁開放之際,美林證券的警告不啻暮鼓晨鐘。
中國對台灣的經貿政策,本來就是統戰的一環,其政治考量壓倒一切,應該是馬政府思考兩岸政策時起碼的認識。然而,馬政府的鬆綁開放,竟然跟盲人騎瞎馬沒有兩樣,令人膽戰心驚。
中國對台灣從血洗台灣演變到和平統戰,「以經促統」早就成為新形式的武器了。早在一九七九年,中國便定調「對台灣貿易是台灣回歸祖國過渡時期的一種特殊形式的貿易,是為了促進大陸地區和台灣地區的經濟聯繫,團結爭取台灣工商界人士,為祖國統一創造條件」。中國的中央文件提醒所有幹部:要從祖國和平統一的戰略高度認識對台經貿工作的意義。江澤民說得更露骨:在經濟上把台灣拖住,這也就是用經濟促進統一。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成長,到了胡錦濤、溫家寶手上,中國對台經濟統戰更進了一大步,其統戰對象甚至深入到台灣的中南部農民。去年底,胡錦濤提出胡六點對台「招降」:兩岸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下,可以簽訂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安排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簽署和平協議等。而這一廂,主張終極統一的馬總統也積極響應,不顧民意反對聲浪有多高,也要簽署ECFA、開放中資、開放中國學生來台就讀等,乃至以自我矮化的中華台北,充當今年世界衛生大會的觀察員。
如此喪權辱國,馬總統還大言不慚,以蔣經國的傳人自居。但,蔣經國對漢賊不兩立的志氣、對國家主權尊嚴的堅持、對中國滲透分化的戒備,馬總統恐怕都不及其萬分之一。一九八七年,蔣經國雖然開放大陸探親,卻對不妥協、不接觸、不談判等「三不」更加堅持,他也嚴拒中國通郵、通航、通商的「三通」誘餌。當時擔任行政院長的俞國華,清楚闡釋了蔣經國的政策理念。俞國華在立法院強調:中共的貿易活動,包含著政治目的,對我更是以貿易為統戰的手段。俞國華對工商業者喊話:我們絕不能與大陸建立經濟的依存關係,否則中共隨時可以切斷這種關係,非常危險。他還在年終記者會向國人分析:中共吸引我們投資,是其統戰方法之一,主要目的是要使我們的工商界與大陸的經濟發生密切關係,產生依賴性,將來依賴愈多,中共的政策變動就可以影響到我們整個的經濟;中共想利用這個關係來壓迫我政府就範,接受它的和談、一國兩制等等謀略。凡此,檔案俱在,馬總統與國民黨人士何不翻翻歷史?
蔣、俞執政期間,也是台灣經濟起飛創造奇蹟時期,國人的收入與國際同步成長,而亦未聞有失業的問題。蔣、俞的政策作為,表現出了這種格調,無形中也預留了「台灣的前途應由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自決」的空間。可惜,蔣經國、俞國華的苦心孤詣,幾乎被馬總統的一意孤行摧毀殆盡。一年來,從台灣主權獨立現狀像雪崩般崩塌,到門戶洞開以利中資鯨吞蠶食台灣,馬政府還奢談「不涉及主權」、「先經濟、後政治」,蔣經國、俞國華若地下有知,一定會跳起來破口大罵馬總統這個「中華民國敗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