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署鴕鳥心態 國人承擔風險 〇台美經貿關係 向前跨大步
衛署鴕鳥心態 國人承擔風險
2006年04月29日/中國時報/黃筱珮、江昭青/特稿還沒有查清楚市面上是否還有其它帶骨美國牛肉流竄,就「明快」認定其為單一事件,可能是「品管疏失」;理應為民眾健康把關的衛生署,一碰到美國牛問題竟連「深究」都不敢的態度,實在不負責任,令人失望。
今年初才在爭議聲中開放狂牛症疫區的美國牛進口,昨天就查到一批美國牛肉混雜牛骨。消基會董事長李鳳翱痛批,衛生署把關寬鬆,把人民置於狂牛症風險之中,除非能確保作業流程全部完善,否則不該再開放進口。
衛生署面對許多國內「違法」、「誇大不實」的產品時,態度是多麼堅定,語氣是多麼嚴苛,保障民眾健康之言老是掛在嘴上。但碰到「美國牛」,氣勢立即消失。海關抽查發現帶骨美國牛肉,如今還未全面清查清楚,掌握是否還有帶骨美國牛肉在流出去,就搶著為美國牛背書,這是什麼心態?
相鄰的日本成田機場檢疫關也曾發現美國牛肉混雜牛骨,日本因此暫時禁止美國牛肉進口,顯見美國牛肉是存高風險的。何況今年一月以來,香港也發現兩件帶骨美國牛肉,連用日本及台灣算起來,今一到四月就共有四件「帶骨美國牛肉」想闖關,就算是美國屠宰場「品管疏失」吧,如此疏失頻率也太高了吧?
但衛生署似乎認為台灣民眾還是可「冒個險」,問題不大,不禁讓人懷疑,衛生署到底是在為誰的利益把關?
如消基會所言,只停一家業者根本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把頭埋在沙裡的鴕鳥作法,衛生署能夠保證其它業者沒問題嗎?我國消費者可取得的牛肉來源很多,包括本產牛肉、紐澳牛肉,數量充足,衛生署沒有理由讓狂牛症風險的美國牛肉進口,把風險全數轉嫁給消費者承擔,太不負責任。
台美經貿關係 向前跨大步
2009年06月24日/中國時報/陳洛薇/特稿在台美積極磋商下,我國即將開放美國帶骨牛肉進口,這是繼二○○六年以來最大幅度的開放,也象徵台美經貿發展正式向前邁進;在美國已經結束FTA(自由貿易協定)的授權之後,馬英九利用堆積木(building blocks)的方式,正一步步建構台美實質經貿發展。
過去八年,台灣給美國這個朋友「太密集的意外」,讓美國不知所措,從大動作的過境外交,到拋出撼動美中台三方關係的防禦性公投,讓台美關係降至冰點。相較扁政府的烽火外交、衝撞外交,馬政府以兩岸政策為外交上位政策,穩定兩岸關係為先,也使台美回溫。
台美關係吹和風,這一年來,台灣從美國特別三○一觀察名單除名、WTO政府採購委員會通過台灣加入政府採購協定(GPA)申請案、台美針對雙邊投資協定進行多次會談、美國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A),都是台美繼續開展經貿關係的有利基礎。
美國對FTA的授權已結束,台灣要與美國發展雙邊貿易,現在正由貿易與投資架構協定(TIFA)的架構下,用堆積木的方式,將雙邊貿易協定、避免雙重課稅協定等實質內涵,一步步堆建起來。
開放美國牛肉進口的議題,在韓國成為政治角力的工具,引發的軒然大波,已經超越單純的科學辯證,如今我國在美方的敦促下,決定開放美國帶骨牛肉進口,是否激起政治效益仍待觀察。
美國是台灣的第二大出口市場、第三大進口來源國,從現實台美關係著眼,國內對牛肉的需求量高,不會對國內畜產業者產生排擠,政府又能做好把關,牛肉不失為我方促進台美關係及實質經貿發展的有利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