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失言,是驕態自露

2007年03月03日/聯合晚報/社論

陳水扁下田插秧,對女記者追問想什麼,脫口說出「想你呀」這句「隱含性騷擾」的話,引起女性團體側目。但依社會整體的回應來看,各方重視程度是「很不符合比例的」。

此話怎講?首先,民進黨一向標榜他們對女性的尊重,亦在女性參政議題上,有開創性的提名比例作為。但何以這次,面對陳水扁的「想你」說,竟然全都噤聲不語?以當前民進黨內的氛圍來看,這似乎也不算意外,看看被深綠列為「十一寇」的立委蕭美琴,正遭受深綠地下電台無情批判,以女性意識為從政形象的她,自顧不暇又怎可能對「總統失言」有所表態呢?同樣具女性自主形象的呂秀蓮、葉菊蘭、蔡英文、劉世芳等,則通通身居高位,套句政治術語,則是她們的「女性意識」早就「被權力收編於體制之內」,又如何對「陳水扁的失言」有講話餘地呢!

所以,今天的問題是,陳水扁早就破壞了民進黨賴以為創黨精神的一切核心價值。親信、家族貪腐,重創了民進黨的清廉價值;為了權位,不惜以粗暴語言硬拗,拉攏深綠醜化黨內中道力量,扼殺了民進黨民主批判的傳統;如今更好了,連公開對女記者說出「想你呀」的失態言行,竟也被民進黨內犀利的從政女將們所包容!敢問,民進黨內,到底還剩哪些核心價值,不曾被陳水扁給糟蹋、給破壞?

媒體多半以「失言」來描述陳水扁的「想你風波」。但這不過是事件的描述性說法,陳水扁為何會在最直接的當下,不經大腦脫口說出這話呢,我們若回到陳水扁的性格,依照陳水扁在權力場域的慣性原則來檢視,答案更為清楚。

陳水扁是在「志得意滿」的心態下,「得意忘形」才會說出「想你呀」這話。換成是2000年剛當選時,小心翼翼的他,決不會說這話。換成是百萬紅衫軍上街頭,黨內天王心機難測之際,他亦決不敢這麼造次。而今呢,度過高雄選戰威脅,馬英九捲入特別費起訴,李登輝教父地位大不如昔,四大天王個個仰他鼻息,陳水扁放眼台灣,還有什麼是擋在他面前的石頭呢?權力人物唯有在志得意滿之餘,會鬆懈心房,那不叫失言,絕對是一種驕態!

政府補貼薪資非天經地義

2010年04月08日/聯合晚報/社論

大學畢業生月薪二萬二,少不少?這是一回事。如果這二萬二全部都是政府補貼,是納稅人付錢,讓原本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免於失業,則二萬二的薪水該不該嫌少?這應是另一回事吧。

別忘了一個關鍵因素:政府用納稅人的錢補貼個人去企業實習,直接得利的是獲得人力資源的私人企業,及領到薪水的大學生。這種狀況下,政府補貼如果很高,那是慷全民之慨,花公帑圖利私人,能不被批評追究嗎?

這次勞委會主委王如玄的所謂「失言」事件,相當程度上,王主委的表達、溝通方式是不理想,「還嫌少?」有點高高在上的感覺。但另方面,社會上過度的情緒反應也是又一次的「理盲又濫情」,沒能回歸到事情本身的道理去討論。電子媒體找來大學生追問「二萬二薪水少不少」,結果每個人都說少,都說不夠用。有點專業水準的應該這樣問:「如果你畢業找不到工作,政府出錢每月二萬二讓你去企業實習,你願不願意去?」這樣得出的答案應大不相同吧!一般民眾理性思考一下:自己納的稅拿去補貼大學生薪水,恐怕還不是每個人樂意出這筆錢呢。立委又有什麼好砲轟王如玄下台的?

此事的核心在於「政府補貼薪資」的必要性及金額合理度。別忘了,這個補助方案是為了因應金融風暴衝擊,許多企業緊縮成本,造成就業困難,所以由政府出錢,讓企業提供年輕人工作機會。換句話說,此方案不是要鼓勵企業將原有的人事成本轉嫁給政府,而是在不景氣時希望減緩失業的衝擊。而政府方案要協助的對象,是在一般市場條件下競爭力不夠、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給他們薪資補貼。

這樣去解釋,二萬二的補貼該嫌少嗎?如果沒有這筆補貼所創造出的就業機會,很多企業根本不願意出二萬二薪水去聘雇這些剛出社會的新鮮人。而政府補貼薪水是天經地義嗎?這兩天競相表達嚴厲、刻薄指責的立委和青年代表,能想出其他更合理、也被納稅人認為正當的解決方案嗎?這事需要公平、理性地討論一下。